網頁

顯示具有 八字-許頤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八字-許頤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萬民英/許頤平/程子和:圖解三命通會【簡體】



萬民英/許頤平/程子和:圖解三命通會【簡體】
中國華齡出版
1661簡體橫排/平裝/16
ISBN9787801786098


香港星易公司
可郵寄外國
付款前,請先跟店主聯繫,謝謝!
Whatsapp
我們:https://wa.me/85268793475

Telephone: 3997 0550

Telegram / Signal / Whatsapp / Wechat68793475

Emailxinyibooks@yahoo.com.hk

https://xinyibooks.blogspot.com/


《圖解三命通會(3)》內容包括:《八字神煞》、《吉凶推斷》、《論命精要》。第一部 八字神煞(原書卷1-卷3),主要講述了干支、五行、陰陽、神煞、年月日時等八字基礎入門知識。第二部 吉凶推斷(原書卷4-卷9),主要論述了200多個命局、命格、變格和大量命理實例推斷。第三部 論命精要(原書卷10-卷12),對原著收錄的歷代論命典籍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
《四庫全書·子部》收錄了許多中國古代的術數經典,明代萬民英所著的《三命通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為古代命理學的集大成之作,自明代以來廣為流傳,《四庫全書》將其收錄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自明以來二百餘年談星命者皆以此本為總匯,幾於家有其書。 
《圖解三命通會》便是以《四庫全書》文淵閣足本12卷《三命通會》為底本,進行了精心點校和白話評注,補充了大量珍貴的古代插圖,並通過600余幅精美現代手繪圖及通俗圖表的生動圖解,使現代讀者得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一重要組成部分。 
《圖解三命通會》以《四庫全書·子部·術數》文淵閣版本的足本《三命通會》為底本,進行了精心點校和白話評注,補充了大量珍貴的古代插圖,並通過600余幅精美現代手繪圖及通俗圖表的生動圖解,使現代讀者得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一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推薦

《圖解三命通會(3)》內容簡介:《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最龐大的一部百科叢書,由清乾隆皇帝欽定纂修,從乾隆三十七年(1772)開始,歷時10年才最終編修完成。該叢書共收錄圖書3503種,總計約10億字,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四庫全書》彙集了從先秦到清代前期各種學科門類的重要典籍,為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大成之作。
《四庫全書白話圖解》叢書精選《四庫全書》中收錄的部分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以適應現代讀者閱讀需要的編輯方法,經過精心校勘、白話評注、生動圖解編撰而成。本叢書既保留了《四庫全書》文淵閣本的權威版本,又加注了通俗易懂的白話提要;此外,還輯錄了大量古代珍貴圖版,並精心繪製了便於讀者理解的手繪圖、表格、圖表等,用現代編輯手法大大增強了古代典籍的可讀性,讓傳統經典生動易懂,同時兼具一定的文獻價值、版本價值和收藏價值。
中國傳統命理學之大戰。白話詳解圖解本。
《四庫全書》子部精要,古代命理學的集大成之作,400多個示意圖表,200多幅精美手繪插圖,深入淺出,通俗易懂,100多幅珍貴古籍插圖,12卷文淵足本,值得收藏。

作者簡介

萬民英,字育吾(一說字汝豪,號育吾),明嘉靖年間進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右參議,曾坐鎮泉州指揮抗倭。除了《三命通會》之外,還著有《星學大成》、《易經會解》等書。

目錄

圖解三命通會
第一部 八字神煞
本書內容導航
卷一 論五行及六十甲子吉凶
1
.原造化之始
天地初開,混沌一氣
諸家論太極
五行陰陽
性無所不在
形氣交感而萬物生
天地之氣交而生人物
關於
為何五行八字同,而富貴貧賤壽夭各異?
不同的觀點
天人感應,五行各不相離
順天則福,逆天則災
2
.論五行生成
五行的生成次序:水火木金土
水生於一
火、木、金、土依次而出
五行的性質
氣的運行
動靜與五行之運
3
.論五行生克
五行相生
五行相克
4
.論支幹源流
天干地支的起源
十二辰之常
5
.論十幹名字之義
天生十幹
十天干釋義
6
.論十二支名字之義
地牛十二支
十二地支釋義
千支相配
干支與《河圖》、《洛書》
7
.總論納音
納音推法一
納音推法二
納音推法三
納音推法四
納音推法五
納音之妙
8
.論納音取象
十二地支與人生的富貴吉凶
海中金、金箔金、白蠟金、沙中金、劍鋒金、釵釧金
桑柘木、松柏木、大林木、楊柳木、石榴木、平地木
澗下水、大溪水、長流水、天河水、井泉水、大海水
霹靂火、爐中火、覆燈火、天上火、山下火、山頭火
壁上土、城頭土、沙中土、路旁土、大驛土、屋上土
干支五行相配,洞悟人生萬事
9
.釋六十甲子性質凶吉
甲子旬之性質
甲戌旬之性質
甲申旬之性質
甲午旬之性質
甲辰旬之性質
甲寅旬之性質
納音盛大與小弱
甲子旬之喜忌
甲戌旬之喜忌
甲申旬之喜忌
甲午旬之喜忌
甲辰旬之喜忌
甲寅旬之喜忌
丙戌土、乙巳火等的生克關係
壬寅金、庚申木等的生克關係
戊午火、庚辰木等的生克關係
甲子乙丑海中金
壬寅癸卯金箔金
庚辰辛巳白蠟金
甲午乙未沙中金
壬申癸酉劍鋒金
庚戌辛亥釵釧金
戊子己醜霹靂火
丙寅丁卯爐中火
甲辰乙巳覆燈火
戊午巳未天上火
丙申丁酉山下火
甲戌乙亥山頭火
壬子癸醜桑柘木
庚寅辛卯松柏木
戊辰己巳大林木
壬午癸未楊柳木
庚申辛酉石榴木
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醜壁上土
戊寅己卯城頭土
丙辰丁巳沙中土
庚午辛未路旁土
戊申己酉大驛土
丙戌丁亥屋上土
丙子丁醜澗下水
甲寅乙卯大溪水
壬辰癸巳長流水
丙午丁未天河水
甲申乙酉井泉水
壬戌癸亥大海水
天干的五行屬性與納音取象
納音取象之妙
干支推命並不遜於八卦占筮
10
.論五行
基本元素——五行





11
.論《河圖》及《洪範·五行》
八幹納卦
地支納卦

卷二 論干支陰陽生死
1
.論天干陰陽生死
天干呈現世界萬象
甲木:主宰四時,生於亥而死於午
乙木:化育萬物,生於午死於亥
丙火:普照六合,生於寅而死於酉
丁火:萬物之精,生予酉而死於寅
戊土:厚載萬物,生於寅而死於酉
己土:天之元氣,生於酉而死於寅
庚金:掌控天地肅殺大權,生於巳而死於子
辛金:五金之首,生於子而死於巳
壬水:喜陽水怕陰木,生於申而死於卯
癸水:潤土滋生,生於卯而死于申
五行長生旺盛的原理
臨官歸祿
天干的生旺、死絕之理
陰氣流行則為陽,陽氣凝聚則為陰
2
.論地支
地支的功用與喜神忌煞
子醜
寅卯
辰巳
午未
申酉
戌亥
中和為貴
3
.十幹分配天文
甲木為雷,喜春天忌西方
乙木為風,喜秋天忌初冬
丙為日,喜春秋忌冬夏
丁火為星,喜夜和秋天
戊土為霞,喜雨水
己土為雲,喜雨忌風
庚金為月,極喜秋
辛金為霜,喜冬
壬水為秋露,喜遇丁火
癸水為春霖,喜春夏忌秋冬
4
.十二支分配地理
子年見癸亥,文章高手
午年見辰時,馬化龍駒,貴
卯年遇己未,兔入月宮,大貴
酉年逢寅時,鐘鳴谷應,大吉
寅年遇戊辰,威震萬里,大貴
申年逢亥時,地天交泰,大吉
巳年逢辰時,千里龍駒,吉利
亥年遇寅辰時,水拱雷門,大貴
辰年逢壬戌、癸亥,龍歸大海,顯貴
戌年逢卯支,春人燒痕,大吉
醜年逢己未,月照柳梢,上格
未年遇戊戌,雙飛格,上好
十幹取象為何不同?
五行貴在中和
5
.論地支屬相
地支與十二生肖
為何十二屬相各有缺陷?
6
.論人元司事
7
.論四時節氣
一年四季
二十四節氣
命運如同四時節氣,有消有長
完備的星相體系
9
.論時刻
10
.論太陽躔次太陰納甲及出入會合
太陽陽剛,為人君之象
月亮陰柔,為後妃之象
納幹配支之法
納卦之法
11
.論五行旺相休囚死並寄生十二宮
12
.論遁月時
13
.論年月日時
本主得位,一生通達
每月日時四柱
年柱主人一生禍福凶吉
月柱是行運的重要因素
日柱是命運的決定因素
時柱調和、助益年月二柱
四柱的生克關係
四柱的吉凶判斷
14
.論胎元
15
.論坐命宮
卷三 總論神煞

第二部 吉凶推斷
卷四 論五行與干支
卷五 論十神與正格
卷六 論命格的變格
卷七 論人事
卷八 各生時之命斷一 
卷九 各生時之命斷二

第三部 論命精要
卷十 論命要訣
卷十一 命理氣象與人之性情
卷十二 論命賦訣集解

序言


《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最龐大的一部官修百科叢書。清乾隆年間,經過翰林院紀昀(紀曉嵐)、戴震、姚鼐等400余位名人學士歷時十載精心甄選與編訂而成,全套叢書卷帙浩繁,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彙集了從先秦到清代前期的重要典籍,共收錄圖書3503種,基本囊括了古代重要典籍,保存了文、史、哲、理、工、醫等幾乎所有學科的源頭和血脈,也開創了中國書目學之先河,是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大成之作,具有無與倫比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文物價值與版本價值。
四庫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個書庫,號稱四部庫書,或四庫之書。承唐之傳統,《四庫全書》同樣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每部之下都有不同的類別,每類之下再有,共計4466屬,基本上囊括了當時社會上流布的各種典籍與著述,被視為古代圖書乃至傳統文化的總匯。
成書之後,《四庫全書》被作為國家正統、民族根基的象徵,也成為了中國乃至東方讀書人安身立命夢寐以求的圭臬和後代王朝維繫統治宏揚大業的傳國之寶。謄繕七部分藏於紫禁城內的文淵閣、盛京(今瀋陽)宮內的文溯閣、北京圓明園的文源閣、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此為北四閣,又稱為內廷四閣,僅供皇室閱覽)、揚州的文匯閣、鎮江的文宗閣、杭州的文瀾閣(又稱南三閣,允許文人入閣閱覽)。此後200多年間,《四庫全書》幾經戰亂,損毀嚴重,文源閣本、文宗閣本和文匯閣本已蕩然無存,只有文淵閣本、文津閣本、文溯閣本和文瀾閣本傳世至今。
時至今日,《四庫全書》的歷史與真正面目已經鮮有人能真正明曉。現代社會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與典籍本身的古奧氣質阻隔了人們對於四庫典籍的探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獨特精神氣質也往往被誤讀與忽略。